大家好,欢迎收听湖南师大附中廉洁文化电台《洁齐亭》。百廿樟韵枝繁叶茂,青春共话畅享荣光,为了讲好附中故事,香樟校园文化宣讲团的老师们,在深挖学校校史的同时,走出校园,走进《奋斗如歌——美术作品中的革命征程与人民故事》展厅,将对校史的理解融入党史、国史之中。今天他们来到洁齐亭下,请听他们用青春为使命注解。
大家好,我是香樟校园文化宣讲团的王慧莹,踏入梅溪湖艺术博物馆的“奋斗如歌”展厅,仿佛步入了一条时光回廊,每一件展品都是奋斗岁月的生动注脚,它们共同交织出一曲激昂奋进的时代赞歌。
漫步梅溪湖艺术馆张桂梅老师的画像前,她双手布满粉尘,眉宇间却凝着星河般璀璨的光——那是“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”的师者情怀,更是“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狂沙始到金”的执着信念。回望百廿附中,从战火中护着课本奔走的先生,到新时代扎根乡野的教师,他们用始终如一日的躬耕精神,在时光长河里筑起文明的堤坝。教育的丰碑,不在金玉雕琢,而在万千烛火汇聚成光,照亮一个民族奔赴星辰大海的航程。
大家好,我是香樟校园文化宣讲团的彭越,在《启明星》这幅画中,航天教育如启明星指引未来,恰似我校多年来一直扮演着启迪学生的角色。120年来,学校秉持着育人初心,像画中航天望远镜般,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广阔视野,让他们能探索未知。从青涩初创到如今桃李满园,每一代师生都是点亮未来的星光。在当下,我们作为新时代教师,更应传承附中精神,不仅传授知识,更要激发学生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欲,如同航天教育点燃孩子们对宇宙的向往。
百廿附中迎来新的起点与征程,我们要以学校120年的深厚底蕴为基石,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,助力学生在知识的宇宙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,让学校这颗“启明星”继续在教育的天空中闪耀,引领更多学子走向光明的未来。
大家好,我是香樟校园文化宣讲团的彭琳, 展厅中一幅建筑工地油画牢牢吸引了我的目光。画面中,一群建筑工人在高耸的脚手架上忙碌穿梭,阳光洒在未完工的建筑框架上,勾勒出炽热而充满力量的场景。
油画所展现的奋斗场景就是学校过往岁月的生动注脚。它激励着我们后辈要铭记学校奋斗历史,传承并发扬拼搏精神,在未来人生道路上,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,都能像建筑工人建造高楼一样,脚踏实地、坚韧不拔,为学校续写辉煌篇章,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,让附中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大家好,我是香樟校园文化宣讲团的梁茂林。当我伫立在韩晓东先生创作的袁隆平院士铜像前,袁老左手叉腰的姿态,恰似附中"敢为人先"的傲骨;右手托起的稻穗,恰如附中"兼容并蓄"的胸襟。从建校以来,我们始终践行着"公勤仁勇"的校训。正如袁隆平院士所言:"书本里长不出水稻,只有田里才长得出水稻。"附中教育亦如是,既要"读万卷书"培育国际视野,更要"行万里路"扎根中国大地。
愿附中精神如杂交水稻般生生不息,在桃子湖畔绽放新绿,于五洲四海结出硕果。因为,教育的真谛正如这尊铜像所昭示的:既要脚踏实地,又要仰望星空;既要扎根乡土,又要心怀天下。
百廿青春,奋斗如歌,香樟宣讲团,我们在行动!
编 辑:文 婷
一 审:向 阳
二 审:吴 卿